炎癥類型 | 病理特點 | 好發疾病或部位 |
漿液性炎 |
以漿液滲出為主要特征 可導致積液—胸腔、心包、關節、腹腔 炎癥一般較輕,易于消退 |
好發于黏膜、漿膜、疏松結締組織 好發于黏膜者可引起漿液性卡他性炎 好發于黏膜者可引起體腔積液 好發于關節者可引起關節腔積液 |
纖維素性炎 |
特征為纖維蛋白原滲出,后形成纖維蛋白(纖維素) 血管壁損傷重,血管通透性明顯增高 發生于黏膜者可形成假膜性炎(細菌性痢疾) 發生于漿膜者可引起體腔纖維素黏連(絨毛心) |
好發于黏膜、漿膜和肺組織 好發于黏膜—細菌性痢疾 好發于漿膜—絨毛心 好發于肺組織—大葉性肺炎 |
化膿性炎 | 特征為中性粒細胞滲出為主,伴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 | 闌尾、皮膚、皮下、肌肉、內臟、漿膜等處 |
出血性炎 | 特征為血管損傷嚴重,滲出物含大量紅細胞 | 流行性出血熱、鉤端螺旋體病、鼠疫 |